作者:趙華 發布日期:2011-11-03 瀏覽數:3706
本報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盛若蔚)“自打專家給飼料添了益生菌,用鋸末、稻殼發酵制作發酵床御寒后,咱這鵝不光免疫力提高了,防病能力也強了,肉質還細嫩了呢!”如今,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養鵝大戶邊江一說到中國留日同學總會農業分會會長徐會連博士,就贊不絕口。也難怪,正是經過徐博士的“點撥”,老邊家鵝的售價飆升,最近還跟廣東一家公司簽訂了800萬元的購銷合同。像徐會連這樣的“洋博士”,怎么和養鵝大戶整到一塊兒了?這要得益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實施的“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
近年來,廣大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創業和為國服務的熱情高漲,為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吸引海外留學人員及留學人員團體通過各種適當形式參與祖國建設,人社部2010年首次啟動實施“海外赤子為國服務行動計劃?”,統籌協調各項留學人員為國服務活動,進一步加大對留學人員為國服務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服務保障力度。一年下來,作為回國工作、回國創業、為國服務“三位一體”吸引留學人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赤子計劃”首批遴選了全國各地各部門推薦的36項為國服務活動,產生了良好的人才和社會效應。
總體看,已經實施的各項為國服務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有講學、合作研究、技術指導、技術培訓、學術交流,也有項目洽談、會議論壇、參觀考察、引進人才等。而且,絕大多數活動都體現了內外合作的特點,國內實施單位通過與國外留學生組織和留學人員、華人華僑專業團體的合作,共同實施為國服務活動。中國留日同學總會農業分會利用日方資金為國內近百名農業科技人員提供了赴日進修的全額資助,每年在國內舉行一次有機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邀請日本專家對濟南市和德州市的有機蔬菜生產和生態養殖做現場指導,會長徐會連博士去年還親自帶隊開展為國服務活動,對彰武縣的發酵床養鵝技術給予現場指導。
據初步統計,2010年“赤子計劃”各項活動共吸引各類海外人才回國(來華)服務達上千人次,這些海外人才來自美、日、歐等幾十個國家100多個專業技術領域。廣大海外人才由此深入了解到各地各部門有關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各有關地區也借此掌握了一批海外人才,與海外留學人員組織和有關專業協會等建立了廣泛的聯系渠道。
人才和項目交流合作是實施“赤子計劃”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其成果的重要指標。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赤子計劃”活動至少有上萬項人才技術合作項目參與對接,這對促進相關地區、部門和領域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產業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赤子計劃”還幫助地方解決了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批困難和問題,產生了良好的社會輻射效應。一方面,參加“赤子計劃”的海外人才對相關地方的經濟發展、人才政策等提出了不少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他們直接志愿服務于地方生產發展和群眾生活,幫助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中國僑聯組織海外醫學專家無償為貧困地區群眾做白內障手術;參加“海外赤子為疆服務行動計劃”的專家為新疆農牧業單位開展學術講座、指導咨詢、合作洽談等服務活動,幫助解決農牧業方面疑難問題10余項,并對新疆沙質荒漠化防治、棉花品種改良等提出很有價值的建議。
人社部副部長王曉初表示,“赤子計劃”有效整合了各地各部門自行開展的為國服務活動,推動了整個留學人員為國服務活動的蓬勃開展,發揮了重要的示范效應,初步形成了聚才引智合力,產生了良好的人才集聚效應。
今年,中央財政首次為“赤子計劃”立項,給予專項經費支持。據悉,人社部今年也將在去年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重點資助40項左右留學人員為國服務活動,努力將“赤子計劃”打造成為人才工作的新品牌。
?